首頁 > 中醫(yī)文化 > 中醫(yī)名家 > 當代名醫(yī) > 正文

盤古

信息來源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發(fā)布時間:2022/3/9
摘要:岐黃名醫(yī):盤古 盤古圖片 民間神話傳說人物,關(guān)于其來源有多個說法。盤古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神,它的產(chǎn)生很古老,長期流傳在人們口頭,直到三 ...
盤古

盤古 圖片

      




岐黃名醫(yī):盤古

  

        

盤古圖片



       民間神話傳說人物,關(guān)于其來源有多個說法。盤古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神,它的產(chǎn)生很古老,長期流傳在人們口頭,直到三國時才由吳國文人徐整記錄下來,即《三五歷紀》,形象又見于《廣博物志》、《乩仙天地判說》?;煦缥撮_的時候,在混沌的中央,有一塊渾圓就像是一枚雞蛋。這雞蛋里有著一個巨人。這巨人醒來,用一萬八千年把這“雞蛋”橫著劈開,那清氣上升,成了天,濁氣下降,成了地。盤古漸長大,頂天立地,天每加高一尺,地每加厚一尺。最終天地日遠不再合,盤古力竭身亡,左眼化日右眼為月,毫毛成星。吐氣成風(fēng)喘息為云落淚變雨。他身軀倒下,肉體成了山川,骨頭成了礦脈,血液成了江川大海。

從醫(yī)經(jīng)歷

          盤古傳說最早出現(xiàn)在西周時期兵書的《六韜·大明》之中,后經(jīng)三國文人徐整的《三五歷記》發(fā)揚。又有《五運歷年記》記載其化生萬物?!吨袊軐W(xué)史》教材引用了這兩段史料。對于盤古傳說反映了中國遠古傳說的真實情況,教材論證說:“盤古創(chuàng)世的神話傳說雖不見于先秦文獻,但正如呂思勉所說:‘今世俗無不知有盤古氏’,‘蓋其說甚舊,故傳之甚廣’。由此推斷,由于遠古時期沒有文字,加之我們的祖先又有述而不作的傳統(tǒng),因此,這一神話傳說,形諸文字雖晚,但其內(nèi)容的發(fā)生應(yīng)在很早的遠古時期,是千百年來中華先民口耳相傳的結(jié)果?!薄惰b略》:“粵有盤古,生于太荒,首出御世,肇開混茫。”盤古神話流傳時間下限至東漢時代,敘事見于《三五歷紀》、《五運歷年記》、《述異記》等。公元506年南朝梁人任昉在《述異記》中記載的“南海中盤古國”,其遺跡就在今廣東省花都區(qū)境內(nèi)獅嶺爐山,也是古代瑤族的居住地。從《述異記》“今南海有盤古氏墓…桂林有盤古氏廟”等可知歷史上盤古神話當在古代百越族系中有流傳,盤古是古越族人自天地初開形成神話,是混沌大氣旋轉(zhuǎn)成蛋形生出創(chuàng)世始祖。


       在中國版圖上,盤古的分布很廣,從南到北,從東到西,幾乎都有盤古的痕跡。全國專家花都繪制“盤古地圖”,盤古遺跡遍布全國但廣東最多。南方百越族聚居地主要為兩廣地區(qū),該地為今瑤、漢、苗、壯、黎等族的聚居地,湖南省文聯(lián)研究員、神話學(xué)者龍海清認為:“大量的田野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凡是有盤古文化遺存的地方,都與苗瑤古代先民曾經(jīng)活動過或遷徙經(jīng)過的地方有所關(guān)聯(lián)?!痹趯<覀兛磥?,被視為中華民族創(chuàng)世神話的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,應(yīng)當起源于古代“百越”之地;而嶺南,甚或說廣東先民,有可能就是這個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神話之一的創(chuàng)造者。


            中華民族天地形成神話,著名的當數(shù)盤古神話。它除了漢文古籍有書面記載之外,南方不少民族有活形態(tài)流傳。盤古神話產(chǎn)生流傳時間的下限,以往人們根據(jù)目前所知最早記錄者為三國時吳人徐整而定在三國時代;1989年,香港學(xué)者饒宗頤在《中央民族學(xué)院學(xué)報》當年第二期發(fā)表《盤古圖考》一文確認,東漢獻帝興平元年(194)益州學(xué)堂周公禮殿壁畫中就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盤古神像,從而又把下限提前至東漢時代。但是關(guān)于盤古神話的敘事,最早還是見于三國時吳國人徐整所撰的《三五歷紀》。


         歷來關(guān)于盤古來源的討論可大體歸結(jié)為“本土說”與“外來說”兩種主要觀點②。持“本土說”的學(xué)者主要從兩方面立論。其一沒,多將“盤古”與“瓠”相聯(lián)系,然瓠本是神犬,而盤古是巨人;且瓠最初并無開辟天地、創(chuàng)生萬物的神跡或如聞一多、常任俠等先生認為盤古即是伏羲的青轉(zhuǎn)。李福清已辨其非,這些都是基于所謂音轉(zhuǎn)的證據(jù).而事跡卻往往不相符合,故結(jié)論很可懷疑。其二,多有用近世乃至現(xiàn)當代搜集的民族學(xué)二民俗學(xué)材料來論古代盤古來源者,這種方法面臨的挑戰(zhàn)更多。而持“外來說’的學(xué)者則大都沒有正面回答:如果三國以前沒有盤古神話,中國本土文化傳統(tǒng)中又是如何解釋天地生成的?誰又是開辟和創(chuàng)世的大神?此外。雙方學(xué)者在使用基本史料時,對史料來源追查不深,使原本有限的史料,定年不清,意涵發(fā)掘不夠,直接影響了對盤古神話傳衍歷程的正確理解。


       “本土說”除了王暉的新論,多有主張盤古是“盤瓠”的音轉(zhuǎn),盤古傳說出自苗民盤瓠神話者,如清人蘇時學(xué)《爻山筆話》、李慈銘《越縵堂日記》乙集、民國夏曾佑《中國古代史》、聞一多《伏羲考》等。茅盾認定盤古神話本發(fā)生于南方,見《中國神話研究ABC》,1928年初版,此據(jù)其《神話研究》,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版,第163—165頁。楊寬認同盤古與盤瓠的音轉(zhuǎn)關(guān)系,卻否認其出自苗民神話,認為出自北方或西北,見其《中國上古史導(dǎo)論》,1938年初刊,此據(jù)《古史辨》7冊上編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,第156—175頁。主張盤古來自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燭陰(燭龍)神話者,有顧頡剛、楊向奎《三皇考》,《古史辨》7冊中編,第151—155頁。劉起《開天辟地的神話與盤古》,1988年初刊,此據(jù)《古史續(xù)辨》,中國社會科學(xué)出版社1991年版,第74—91頁等。“外來說”除極少數(shù)主張來自巴比倫文化外,更多主張盤古傳說來上古神話,然也各有不同。有主張盤古原型乃tman者,如明人馬歡《瀛涯勝覽》;有主張盤古為Brahmā的音譯,如何新《諸神的起源———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》,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年版,第240—249頁。高木敏雄氏于1904年出版《比較神話學(xué)》,提出盤古為吠陀神話中原始巨人布路沙之說。此說最足重視,惜只見葉舒憲《中國神話哲學(xué)》,中國社會科學(xué)出版社1992年版,第323—329頁對其說有引證。此外,認為盤古神話乃通過漢末魏晉間佛經(jīng)漢譯而得傳布者,見呂思勉《盤古考》,《古史辨》7冊中編,第14—15頁。饒宗頤《安荼論與晉吳間之宇宙觀》,1965年初刊,此據(jù)《饒宗頤史學(xué)論著選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,第347—366頁;《圍陀與敦煌壁畫》,《敦煌吐魯番學(xué)研究論文集》,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版,第16—26頁等。


        據(jù)《淮南子》等古書記載具有創(chuàng)世神格的是昊天上帝、伏羲等。在東漢中后期,因為原來掌管天地開辟的本土最高神太一地位逐漸下降,從而為一個新的開辟大神出現(xiàn)提供了空間。但中國古人在接受外來觀念時,向來都是進行有選擇的汲納。漢末唐宋間的中國古人接受吠陀經(jīng)典中巨人尸體化生的神話后,并沒有放棄本土原有的氣化宇宙論。盤古神話雖出,盤古雖然逐漸擠掉太一成為開辟之神,但來自印度的宇宙論觀念卻始終不能夠取代中國固有的宇宙生成論。自三國至唐宋,盤古神話的文獻記載之所以如此少見,且多見于“述異”之記、道典秘笈,或是文人戲謔之作,也應(yīng)是其實際影響有限的一種反映。20世紀初被古史辨派戳穿的“自從盤古開天地,三皇五帝到如今”的神話,也許本就不曾是宋明以前人們的普遍觀念。


         盤古神話“外來說”,站不住腳事實證明,盤古神話從古至今,已在中國流傳了好幾千年。但近現(xiàn)代曾出現(xiàn)“外來說”,此為妖魔邪道作亂,破壞中華信仰。其主要觀點有:印度是世界上神話、故事的重要發(fā)掘地,盤古神話的兩大母題(卵生神話母題、尸體化生母題)在印度《吠陀》神歌中都可找到。

         這些觀點似乎有一定的道理,但仔細分析一下,是不可能的。在漢代即有記載的《六韜》“大明”篇(為周初姜太公子牙所著。駁斥了現(xiàn)代捏造所謂“盤古外來說”這類歪理邪說),早已記載“盤古之宗”是不可動搖的。早已有的盤古,怎么會到了現(xiàn)代忽然成為印度進口的。這當然是絕無可能的!

        《六韜》中的“盤古之宗”不只是一個神名問題,而且關(guān)系到“天道清凈、地德生成、人事安寧”等天地人和諧統(tǒng)一的問題,其思想是正宗的中國傳統(tǒng)觀念,沒有什么印度佛教思想?!巴鈦碚f”顯然是站不住腳的,詆毀華夏盤古大帝后果十分嚴重。

人物成就
龍生盤古
       傳說天上有九龍,其中有翼的應(yīng)龍盤孵著兩個龍蛋。孵到一萬八千年的時候,大些的龍蛋裂開,站起一個頭上長角、手持大斧的神人,人們稱其為盤古。
      應(yīng)龍見其形狀與自己不同,甚為吃驚,便身子一鼓,尾巴一甩,將盤古甩到地上。盤古見四周昏暗混沌,嫌憋悶得慌,就掄起大斧砍起來。他砍呀砍,慢慢地清氣上天,濁物落地,天地分得清清楚楚。盤古砍累了,就躺在地上睡著了。一覺醒來,見一個女子站在面前。

此女子是從另一個稍小些的龍蛋里鉆出來的。她一出來就會說話,對著應(yīng)龍喊了一聲“母親”,應(yīng)龍聽了喊聲,也變成了人,這就是以后的老天。因為她喊聲太大,把應(yīng)龍的耳朵震聾了,所以,后來人們遇旱埋怨老天爺不下雨,遇澇埋怨老天爺光下雨,而老天爺往往無動于衷,原因是她聽不見。應(yīng)龍見此女子與前一個形狀類似,就說:“你也到地上去吧!”一揮手,女子就到地上來了,她就是盤古的妹妹。

盤古開天

        起初,天地還未分開,宇宙乃是個混沌圓團。忽一日,有個碩大無比的巨人,就慢慢孕育在這混沌之中。又在混沌的沉睡中孕育著一萬八千年。有天,他忽然醒過來。睜開雙眼,眼前漆黑一片。覺得這種狀況非常不好,就從混沌的深淵那里就地取材變化成兵器盤古斧,朝著眼前的混沌用力這么一揮,只聽得一聲霹靂巨響,大混沌忽然破裂開來。其中有些輕而清的東西,冉冉上升,變成天;另外有些重而濁的東西,沉沉下降,變成地。當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,就這樣給盤古斧一揮,劃分開了。天和地分開以后,盤古怕它們還要合攏,就頭頂天,腳踏地,站在天地的當中,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。天每天升高一丈,地每天加厚一丈,盤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長一丈。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,天升得極高了,地變得極厚了,盤古的身子也長得極長了。

        這巍峨的巨人,一根長柱子似的,直挺挺地撐在天和地的當中,不讓它們有重歸于混沌的機會。他孤獨地站在那里,做這種非常吃力的工作,又一個一萬八千年。到后來,天和地的構(gòu)造似乎已經(jīng)逐漸成形了,他不必再擔(dān)心它們會合攏了,他實在也需要休息休息,終于倒下了。就在這時候,他周身突然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:他口里呼出的氣變成風(fēng)和云,他的左眼變成太陽,右眼變成月亮,他的手足和身軀變成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,他的血液變成江河,他的筋脈變成道路,他的肌肉變成田土,他的頭發(fā)變成天上的星星,他渾身的汗毛變成花草樹木,他的牙齒、骨頭、骨髓等,也都變成閃光的金屬、堅硬的石頭、溫潤的寶玉,就是那最沒有用處的身上出的汗,也變成清露和甘霖。 

兄妹傳說

     盤古兄妹的結(jié)合是為“陰陽之始”,反映了遠古血緣婚的歷史,這是盤古神話與伏羲-女媧神話相結(jié)合的一種發(fā)展。  馬卉欣、韓芳主編的《萬代盤古論》所附的《盤古神話選》中幾乎都是講的“盤古兄妹”或“盤古爺”、“盤古奶”的故事,說明這個母題流傳既廣泛且久遠。


著書論作
發(fā)源

       盤古來源的討論大體歸結(jié)為“本土說”與“外來說”兩種。持“本土說”的學(xué)者主要從兩方面立論。其一,多將“盤古”與“瓠”相聯(lián)系,如清人蘇時學(xué)《爻山筆話》、李慈銘《越縵堂日記》乙集、民國夏曾佑《中國古代史》、聞一多《伏羲考》等。而持“外來說’的學(xué)者則大都沒有正面回答 。茅盾認定盤古神話本發(fā)生于南方;楊寬認同盤古與盤瓠的音轉(zhuǎn)關(guān)系,認為出自北方或西北。 “外來說”除極少數(shù)主張來自巴比倫文化外,更多主張盤古傳說來自上古神話,然也各有不同。此外,認為盤古神話乃通過漢末魏晉間佛經(jīng)漢譯而得傳布者,見呂思勉《盤古考》等。

史前

     史前社會,既有盤古之名的記載,理應(yīng)有盤古之事、盤古神話在史前社會的存在,已經(jīng)不是問題了。還有一個更能說明問題的例證,那就是云南滄源巖畫。據(jù)專家考證,這幅巖畫為二萬年前原始人的作品,巖畫的內(nèi)容是:一人頭上發(fā)出太陽之光芒,左手握一石斧,右手拿手一木把,兩腿直立傲視一切。這種形象與盤古立于天地之間,用斧頭劈開混沌開天辟地的傳說正相契合。至于人首所呈現(xiàn)的太陽之狀,則是反映了原始先民對太陽神的崇拜。據(jù)此,盤古神話信仰在二萬年前就已誕生。

先秦

      盤古傳說最早出現(xiàn)于三國文人徐整的《三五歷記》。 又有《五運歷年記》記載其化生萬物。中國哲學(xué)史》教材引用了這兩段史料。對于盤古傳說反映了中國遠古傳說的真實情況,教材論證說:“盤古創(chuàng)世的神話傳說雖不見于先秦文獻,但正如呂思勉所說:‘今世俗無不知有盤古氏’,‘蓋其說甚舊,故傳之甚廣’。由此推斷,由于遠古時期沒有文字,因此,這一神話傳說,形諸文字雖晚,但其內(nèi)容的發(fā)生應(yīng)在很早的遠古時期,是千百年來中華先民口耳相傳的結(jié)果?!?/span> 最早傳播盤古文化的地方應(yīng)該是傳說中盤古開天辟地的所在——盤古山。從流傳時間上看當早于秦漢,從流傳的地域空間上看,是在“吳楚間”

 漢朝

       盤古神話流傳時間下限至東漢時代,敘事見于《三五歷紀》《五運歷年記》《述異記》等。依呂思勉、饒宗頤等學(xué)者的考述,盤古開天地的創(chuàng)世神話產(chǎn)生于佛教東傳之后,不應(yīng)早于東漢末年。在此之前,盤古之神不見于中國的古籍和古畫。然而在此之后,卻“傳之甚廣”,不僅見于《藝文類聚》《太平御覽》《繹史》《通鑒續(xù)》《唐開元占經(jīng)》《古今律歷考》等類書、史書和天文學(xué)著作,而且也被漢魏以后的神仙道教所吸收。

魏晉南北朝

        三國時期,吳國人徐整《三五歷記》記載:“天地混沌如雞子,盤古生其中。萬八千歲,天地開辟,陽清為天,陰濁為地。盤古在其中,一日九變,神于天,圣于地。天日高一丈,地日厚一丈,盤古日長一丈。如此萬八千歲,天數(shù)極高,地數(shù)極深,盤古極長。后乃有三皇。數(shù)起于一,立于三,成于五,盛于七,處于九,故天去地九萬里?!?/span>


      《五運歷年記》記載:“元氣蒙鴻,萌芽茲始,遂分天地,肇立乾坤,啟陰感陽,分布元氣,乃孕中和,是為人也。首生盤古,垂死化身,氣成風(fēng)云,聲為雷霆,左眼為日,右眼為月,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,血液為江河,筋脈為地理,肌肉為田土,發(fā)髭為星辰,皮毛為草木,齒骨為金石,精髓為珠玉,汗流為雨澤,身之諸蟲因風(fēng)所感,化為黎甿?!?/span>
        東吳韋昭《洞紀》記載:“世俗相傳為盤古一日七十化,覆為天,偃為地,八萬歲乃死。”(唐釋澄觀《大方廣佛華嚴經(jīng)隨疏演義鈔》卷四二引)
       東晉時期,葛洪的《枕中書》有云:“昔二儀未分,瞑涬鴻蒙,未有成形,天地日月未具,狀如雞子,混沌玄黃,已有盤古真人,天地之精,自號元始天王,游乎其中?!瓘?fù)經(jīng)四劫,二儀始分,相去三萬六千里?!瓘?fù)經(jīng)二劫,忽生太元玉女……號曰太元圣母。元始君下游見之,乃與通氣結(jié)精,招還上宮。……元始君經(jīng)一劫,乃一施太元母,生天皇十三頭……后生地皇,地皇十一頭,地皇生人皇九頭,各治三萬六千歲?!?/span>

       南朝時期,南齊祖沖之《述異記》記載:“盤古氏,天地萬物之祖也。然則生物始于盤古。昔盤古氏之死也,頭為四岳,目為日月,脂膏為江海,毛發(fā)為草木。秦漢間俗說,盤古氏頭為東岳,腹為中岳,左臂為南岳,右臂為北岳,足為西岳。先儒說,泣為江河,氣為風(fēng)聲為雷,目瞳為電。古說,喜為晴,怒為陰。吳楚間說,盤古氏夫妻,陰陽之始也。今南海有盤古氏墓,亙?nèi)儆嗬?。俗云后人追葬盤古之魂也。”

唐宋

        唐朝時期,《灌畦暇語》記載:“舊說盤古氏之死也,頭為五岳,目為日月,脂膏為江海,毛發(fā)為草木。又云:頭為東岳,腹為中岳,左臂為南岳,右臂為北岳,足為西岳。又云:泣為江河,氣為風(fēng),聲為雷,目瞳為電。又云:喜則為晴,怒則為陰。老圃曰:“信斯言也,則是盤古氏未死以前,未有海岳、江河、草木于下也;未有日月、風(fēng)云、雷電于上也;未有晦明、陰晴于中也。然則盤古氏何所運其想而生?何所植其足而立?何所注其耳目而為視聽?何所取其甲子而為春秋?為說如此,是謂汪洋大海,而不近事之情。無已,則假為之詞,猶之可也。其意若曰: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始也。覆燾祏袒廣大,雖不可以為量,要其大形,實無以異于一人之身。岳海之遼絕,亦尻背之間耳。故曰:無已,則假為之辭,猶之可也?!?/span>
          中唐《灌畦暇語》記載:舊說盤古氏之死也,頭為五岳,目為日月,脂膏為江海,毛發(fā)為草木。又云:頭為東岳,腹為中岳,左臂為南岳,右臂為北岳,足為西岳。又云:泣為江河,氣為風(fēng),聲為雷,目瞳為電。又云:喜則為晴,怒則為陰。老圃曰:“信斯言也,則是盤古氏未死以前,未有海岳、江河、草木于下也;未有日月、風(fēng)云、雷電于上也;未有晦明、陰晴于中也。然則盤古氏何所運其想而生?何所植其足而立?何所注其耳目而為視聽?何所取其甲子而為春秋?為說如此,是謂汪洋大海,而不近事之情。無已,則假為之詞,猶之可也。其意若曰: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始也。覆燾祏袒廣大,雖不可以為量,要其大形,實無以異于一人之身。岳海之遼絕,亦尻背之間耳。故曰:無已,則假為之辭,猶之可也。”
        宋朝時期,黃休復(fù)《益州名畫錄》無畫有名條記載:“《益州學(xué)館記》云:獻帝興平元年,陳留高朕為益州太守,更葺成都玉堂石室,東別創(chuàng)一石室,自為周公禮殿,其壁上圖畫盤古、李老等神及歷代帝王之像。”(碑文殘缺,補自《益州名畫錄》)
張澡《元氣論》記載:“洎乎元氣蒙鴻,萌芽茲始,遂分天地,肇立乾坤,啟陰感陽,分布元氣,乃孕中和,是為人矣。首生盤古,垂死化身,氣成風(fēng)云,聲為雷霆,左眼為日,右眼為月,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,血液為江河,筋脈為地里,肌肉為田土,發(fā)髭為星辰,皮毛為草木,齒骨為金石,精髓為珠玉,汗流為雨澤。身之諸蟲,因風(fēng)所感,化為黎甿;以其首黑,謂之黔首,亦曰黔黎。其下品者,名為蒼頭。今人自名稱黑頭蟲也,或為裸蟲,蓋盤古之后,三皇之前,皆裸形焉。”
       《路史·前紀一》羅蘋注:“昔二氣未分,螟涬鴻蒙,未有成形,天地日月末具,狀如雞子,混沌玄黃,已有盤古真人,天地之精,自號元始天王,游乎其中。復(fù)經(jīng)四劫,天形如巨蓋,上無所系,下無所依,天地之外,遼矚無端,玄玄太空,無響無聲,元氣浩浩,如水之形,下無山岳,上無列星,積氣堅剛大柔服維天地浮其中,展轉(zhuǎn)無方。若無此氣,天地不生。天者,如龍旋回云中,復(fù)經(jīng)四劫,二儀始分,相去三萬六千里,崖石出血成水,水生元蟲,元蟲生濱牽,生剛須,剛須生龍。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,名曰玉京山,山中宮殿并金玉飾之,常仰吸天氣,俯飲地泉,復(fù)經(jīng)二劫,忽生太元玉女,在石澗積血之中,出而能言,人形具足,天姿絕妙,當游厚地之問,仰吸天氣,號曰太元圣母,元始君下游見之,乃與通氣結(jié)精,招還上宮。當此之時,二氣絪缊,覆載氣息,陰陽調(diào)和,無熱無寒,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并不復(fù)呼吸,宣氣合會相成自然飽滿。大道之興,莫過于此,結(jié)積堅固,是以不朽。金玉珠者,天地之精也。服之能與天地相畢?!?/span>

云笈七簽·卷三》:神人氏出生,其狀神異,若盤古真人,亦號盤古。即是無劫蒼生、萬物,之所承也。

明清

      明朝時期,馬歡《瀛涯勝覽》記載:“王居之側(cè),有一大山,侵云高聳。山頂,有人腳跡一個。入石,深二尺,長八尺余。云:人祖阿聃圣人,即盤古之足跡也?!?/span>
周游《開辟演義》記載:‘’卻說爾時西方世尊釋迦牟尼佛放大光明,照見天下萬國,四大部洲洪濛久閉而不得升降,天昏地暗,神慘鬼愁,猶人居諸水火之中,奔溺之狀,深為可憐......昆多崩姿那受佛命畢,只得頂禮辭別世尊并諸大菩薩,駕一朵祥云,離了西方佛境,直來至南贍部洲大洪荒處,大吼一聲,投下地中,化成一物,團圓如一蟠桃樣,內(nèi)有核如孩形,于天地中滾來滾去;約有七七四十九轉(zhuǎn),漸漸長成一人,身長三丈六尺,頭角猙獰,神眉怒目,獠牙巨口,遍體皆毛;將身一伸,天即漸高,地便墜下,而天地更有相連者,左手執(zhí)鑿,右手持斧,或用斧劈,或以鑿開,自是神力。久而天地乃分,二氣升降,清者上為天,濁者下為地。自此而混茫開矣,即有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變化,而庶類繁矣,相傳首出御世。從此,昆多崩娑那立一石碑,長三丈,闊九尺,自鐫二十字于其上曰:'吾乃盤古氏,開天辟地基。亥子重交媾,依舊似今時。'‘
      清朝時期,《康熙詞典》記載:“首出御世,曰盤古氏。任昉《述異記》:盤古氏夫婦,陰陽之始也,天地萬物之祖業(yè)。今,南海中盤古國人,皆以盤古為姓?!?/span>
     《古今圖書集成·歲功典》卷八十三引《補衍開辟》:代(世)所謂盤古氏者,神靈,一日變,蓋元混之初,陶融造化之主也。





  




軼事典故

盤古開天

         很多很多年以前,天和地還沒有分開,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團。

         開天大神盤古,這個其大無比的巨人,就孕育在這混沌之中。

         他在混沌中孕育著,成長著,呼呼地睡著覺,一直經(jīng)過了一萬八千年。

         有一天,他忽然醒過來。睜開眼睛一看,啊呀,什么也看不見,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,悶得怪心慌。

         他覺得這種狀況非??蓯?,心里一生氣,不知道從哪里抓過來一把大板斧,朝著眼前的混沌用力這么一揮,只聽得一聲霹靂巨響,大混沌忽然破裂開來。其中有些輕而清的東西,冉冉上升,變成天;另外有些重而濁的東西,沉沉下降,變成地?!敵跏腔煦绮环值奶斓兀瓦@樣給盤古板斧一揮,劃分開了。

天和地分開以后,盤古怕它們還要合攏,就頭頂天,腳踏地,站在天地的當中,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。

         天每天升高一丈,地每天加厚一丈,盤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長一丈。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,天升得極高了,地變得極厚了,盤古的身子也長得極長了。

         盤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長呢?有人說是有九萬里長。這巍峨的巨人,一根長柱子似的,直挺挺地撐在天和地的當中,不讓它們有重歸于混沌的機會。

          他孤獨地站在那里,做這種非常吃力的工作,又一個一萬八千年。到后來,天和地的構(gòu)造似乎已經(jīng)逐漸成形了,他不必再擔(dān)心它們會合攏了,他實在也需要休息休息,終于倒下了。

         就在這時候,他周身突然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:他口里呼出的氣變成風(fēng)和云,他的左眼變成太陽,右眼變成月亮,他的手足和身軀變成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,他的血液變成江河,他的筋脈變成道路,他的肌肉變成田土,他的頭發(fā)變成天上的星星,他渾身的汗毛變成花草樹木,他的牙齒、骨頭、骨髓等,也都變成閃光的金屬、堅硬的石頭、溫潤的寶玉,就是那最沒有用處的身上出的汗,也變成清露和甘霖。

         總之一句話:天地就是盤古所造,盤古用他整個的身體使這新誕生的宇宙豐富而美麗。


兄妹傳說

        盤古兄妹的結(jié)合是為“陰陽之始”,反映了遠古血緣婚的歷史,這是盤古神話與伏羲-女媧神話相結(jié)合的一種發(fā)展。如今在桐柏山地區(qū)仍然非常流行(《桐柏文史資料》第六輯2004.12)。馬卉欣、韓芳主編的《萬代盤古論》所附的《盤古神話選》中幾乎都是講的“盤古兄妹”或“盤古爺”、“盤古奶”的故事,說明這個母題流傳既廣泛且久遠。

        泌陽縣盤古山:相傳,盤古兄妹以打柴維持生活,那時天地混沌未開。后來天塌地陷,盤古兄妹藏在石獅子肚里躲過劫難。當時,世上只剩下盤古兄妹二人,天地鴻蒙一片,盤古兄手拿大斧劈開混沌,清者為天,濁者為地。接著,天上的太陽、月亮、星星都露出來了,地上山川河流交織,花草樹木繁茂,鳥兒鳴唱、六畜興旺……

        具體版本:青年盤古時的社會風(fēng)氣很壞,老天爺派太白金星下來找好人,同時想毀滅世界。話說盤古上學(xué)的路上有塊形狀像獅子的石頭,石頭旁出現(xiàn)了一位白胡子老漢。老漢讓盤古喂石獅子吃饃,并要求他每天都喂,同時告訴他:如果哪天看到石獅子眼紅時,就和妹妹一起躲到獅子的肚子里去。后來,盤古拉著正在院里劈柴的妹妹隨石獅子飛上了天空。地面大雨下了七七四十九天,天地一片漆黑。石獅子落下后,盤古拿著妹妹劈柴的斧子劈開了天地,兄妹倆從此生兒育女、安居樂業(yè)?,F(xiàn)在,盤古山下還有石獅子以及泛洪水時從天上拋下、準備搭救家禽家畜的石船等。


家族后裔

         民間神話里,盤古是一對兄妹兼配偶,一般是盤古兄拿盤古妹的斧頭開天,也有傳說盤古妹開辟天地。兄妹倆是陰陽之始、萬物之祖。

        民俗傳說:相傳盤古開天之前,一片混荒,萬天混沌,萬物猶蒙沌!盤古想開天之后,怎么辦呢?把自己的身體變成天地萬物。那自己沒有傳人怎么辦?想把自己的本領(lǐng)和性格傳給自己的后人。他在把自己的身體全部變化成天地萬物后,剩下眼睛與頭發(fā)。等眼睛化做日月星辰之后,他把自己的眼淚藏起來,還有自己的兩根頭發(fā)也藏起來,等過了不知道數(shù)年,有億億億……年,當有熊國的國君少典從一個小山丘經(jīng)過時候,不小心碰到了盤古的眼淚。天空長虹貫日,氣象萬千,祥瑞祥和,第一個存在的民族就是伏羲一族,所以伏羲稱為人祖,意思是人類始祖,人類始祖經(jīng)過了若干年后,其中一個民族少典就有了孩子。這個孩子就是軒轅黃帝,他與炎帝結(jié)盟。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國君--黃帝。

人物紀念

          泌陽盤古山,位于河南省泌陽縣南三十里。2005年12月4日正式命名泌陽縣為“中國盤古圣地”。盤古神話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及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(chǎn)搶救工程項目。更因有盤古廟及盤古山廟會而聞名四方。盤古開天辟地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說之一,盤古文化是中華民族的“根文化”。泌陽縣城南15公里處的盤古山,是傳說中盤古開天辟地、造化萬物的地方。每年農(nóng)歷三月初三的盤古山廟會,都有數(shù)萬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祭拜盤古。


盤古王廟

沅陵盤古洞,位于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境內(nèi)有一盤古洞,洞內(nèi)有一巨大的石鎖,和很多人工刁鑿的生活用具。據(jù)說在一張石床上有一鐘乳石柱,高有數(shù)米。專家推測,想這樣的大型鐘乳石柱,其形成時間約萬于年。


        廣州盤古山,山中有座盤古王廟。據(jù)清末編《花縣志》載,盤古王廟神壇重建于清嘉慶十四年(公元1809年),后燒毀,到光緒二十七年(公元1901年)再花巨資重建,成為古典藝術(shù)廟宇,保存至今。

宜川盤古山,位于宜川縣的集義鎮(zhèn)和壽峰鄉(xiāng)之間,有座大山叫“盤古山”。當?shù)赜袀€公山母山的傳說,說集義南邊的山是公山,即盤古,北邊的山是母山,即盤古妹妹,在很久很久以前,世上還沒有人的時候,他倆晚上婚配,白天就分開,這樣就繁衍下人類。后人為了紀念祖先,在兩山之間的川道里建起盤古廟。據(jù)壽峰院明代碑文記載:“西聳盤古真梵”。說“盤古寺”在壽峰院的西邊,可見盤古廟的存在更早。


      湘西盤古峰,位于湘西德夯村西側(cè),據(jù)考察,峰頂有球核虎皮楠、烏岡櫟、蚊母樹、海桐、紅炳木犀、川桂、黃祀、杜鵑、山礬、石斑木、小紅栲青岡樹、欏木石楠、黃連木等等,森林遮林遮天蔽日,蔭深涼爽,空氣特別新鮮。

原標題:盤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