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易發(fā)上火現象。中醫(yī)認為,上火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證,主要表現為兩眼紅赤、鼻腔烘熱、流鼻血、口干舌痛、爛嘴角、牙痛、喉干痛等異常癥狀。中醫(yī)根據上火部位的不同將之分為肺火、肝火、胃火、虛火和心火。
1、兒童易發(fā)“肥火”
(1)主要癥狀及原因:“肺火”較大的兒童一般性情急躁、易怒、口唇發(fā)紅、舌質紅、舌苔少、手足心熱、脈細而快、大便干、喜食冷飲,且食欲一般都比較差,睡覺時蓋不住被子,喜歡俯臥而睡。從中醫(yī)學的角度看,肺火主要是由于肺衛(wèi)正氣不足,陰陽失于平衡導致的。兒童春季火大,容易患感冒、咳嗽甚至誘發(fā)哮喘,實際上就是肺衛(wèi)的陰陽平衡失調。
(2)預防措施:在春季,家長要注意多給孩子喝水,多吃水果,飲食清淡,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。注意及時增減衣服,天氣好的時候要多去戶外走走,接觸陽光和大自然。同時注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,減少傳染病的危險。
2、青少年易發(fā)“肝火”
(1)主要癥狀及原因:表現為易咽痛、口腔潰瘍、流鼻血、舌紅、口苦、便秘、小便赤黃,由于肝與目相連,所以還會導致眼睛發(fā)干發(fā)澀等癥狀。同時還有易怒、易沖動、頭痛煩躁等表現。肝屬“木”應春,因此春季極易發(fā)肝火。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好,在寒冷的冬季儲存的“陽氣”較足,在春季則隨著外界陽氣的升發(fā)而發(fā)散出來,就會出現“上火”的癥狀,形成“肝火”,這類“上火”多屬實火。
(2)預防措施:飲食宜清淡,特別是不要多吃油膩和海鮮類食物,如油炸食品、辣椒、羊肉等。同時注意少吃甜、酸類食物,增加胡蘿卜、菠菜、黃瓜等食物的攝人。為了讓肝火外瀉,可以多做一些簡單的健身運動如慢跑、太極拳等。
3、中年人易發(fā)“胃火”
(1)主要癥狀及原因:表現為胸脅脹滿、口苦咽干、多食善饑、口渴喜冷飲,伴有面紅耳赤、心悸失眠、性急易怒、畏熱汗出、頭暈目眩、小便赤黃、大便秘結、舌質紅、苔黃燥、脈沉弦數有力。中年人是家庭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力量,生活壓力較大,加上飲食不規(guī)律,貪食肥甘厚味,積攢了很多的“陽氣”,春季陽氣上升,直達胃部,就產生了“胃火”。
(2)預防措施:胃火是從胃中發(fā)出來的火,因此預防胃火的關鍵還是飲食。首先,飲食要有規(guī)律,一日三餐按時進食;其次,要注意在春季多吃素,調理腸胃,遠離油膩,遠離大魚大肉,多喝水,多吃水果,最好多喝粥,適當運動,出出汗,但要注意及時保暖。
4、老人易發(fā)“虛火”
(1)主要癥狀及原因:表現為口唇干裂、舌頭生瘡、咽喉腫痛、熱性感冒、鼻塞、牙疼等,還有頭痛、失眠等現象。肝火旺,易出現急躁、激動、焦慮和緊張不安。冬季十分寒冷,老年人體質較差,在冬季往往比較注意保暖,注意保證身體體能,所以會大量進補。到了春季,外界陽氣開始升發(fā),人體內的陽氣也漸足,這樣陰氣就相對減少,逐漸形成了虛火。
(2)預防措施:老年人的虛火,還是以食物調理為主要預防措施。平時飲食應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,如糯米、面團等,多吃清淡滋補陰液之品,可適當服用龜甲膠、六味地黃丸等,還要多食富含維生素B族、維生素C族及鐵的食物,如動物肝臟、蛋黃、西紅柿、胡蘿卜、紅薯等。
5、女性易發(fā)“心火”
(1)主要癥狀及原因:春季,女性會發(fā)現自己的鼻子易出血、嗓子變啞、口苦、經常長口瘡、舌頭發(fā)紅、舌尖有芒刺、臉上經常長痘、出虛汗、小便赤黃、便秘等。特別是圍絕經期婦女情緒波動比較劇烈,還會出現煩躁不安、失眠、盜汗、多夢、心悸、腰膝酸軟等癥狀,這些都是心火發(fā)作的表現。春季自然界萬物復蘇,陽氣上升,易擾動人體肝、膽、胃腸蓄積的內熱,出現春燥;加之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(qū)此時干燥多風,人體的水分容易通過出汗、呼吸而大量丟失,而且天氣變化反復無常,較難保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(wěn)定,易致女性生理功能失調而致“上火"。
(2)預防措施:女性要隨時注意調控自己的情緒,這是解決女性“心火”的主要方法??捎幸庾R地做一些自己感興趣、能讓自己高興的事,如購物、看喜劇電影、聽相聲等。積極走到戶外,去享受陽光、空氣,多與相熟的朋友聚會,放松自己的心情。春季水分喪失較快,所以春季一定要多補水分。平時飲食上可多食酸棗、紅棗、百合等補養(yǎng)心腎之品。